聚焦国奖之路
共探提升之道
本次我们有幸采访到斩获国家奖学金的数院优秀学子—— 金数 2202 张卓凡,她将结合自身求学经历,分享学业提升、竞赛科研选择与长期规划的实用经验,为同学们提供成长参考。

01 获得国奖的核心竞争力中,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?
获得国奖离不开扎实的学业成绩,而基础课与专业课正是支撑成绩的核心。数分、高代等基础课多在大一开设,是学生的基本功,课程占比高,无论从功利性的成绩提升还是非功利性的能力培养角度,都值得深入学习。金融数学专业课集中在大三阶段,是迈入金融领域的关键课程,不仅能系统培养金融素养,还能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,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奠定基础。
02 国奖经历中,竞赛/科研对提升专业能力有何帮助?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/科研方向?
竞赛与科研对专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,无论最终是否获奖,还是科研是否有重大成果,过程中的收获都远超结果本身。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,备赛过程中能系统掌握论文撰写、编程、数据挖掘及数学模型建立与应用等多项实用技能,全面锻炼综合能力。对于大多数同学,选择方向的关键在于“多尝试、多咨询”:主动向学长学姐了解不同竞赛和科研项目的特点,大胆报名参与,初期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,坚持学习后便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。
03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,该如何逐步规划学习路径以提升竞争力?
学习路径规划的核心是“明确目标+主动沟通”。首先要清晰自身需求,因为不同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执行重点。其次要充分利用资源,多咨询有相关经验的学长学姐和任课老师,获取针对性建议。尤其需要注意,若计划推免,大一的专业课学习至关重要,必须打下坚实基础,后续再根据目标逐步推进,在尝试中不断优化路径。
04 大学期间积累的学习方法和经验,对考研/就业方向的同学有哪些可直接借鉴的价值?
核心借鉴价值在于“勇猛精进”的学习态度。面对有难度的课程,不必畏惧初期的困难和迷茫,学了就忘是正常现象,坚持重复学习便能逐步掌握。以随机过程这类难度较高的课程为例,反复钻研两三遍后,往往能实现从“晦涩难懂”到“融会贯通”的转变。这种“无畏困难、精益求精”的学习方式,无论是应对考研的知识攻坚,还是就业所需的技能积累,都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。
未来将持续聚焦数院学子成长足迹
汇聚更多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
陪你在逐梦之旅上乘风破浪
(撰稿:张卓凡 编辑:李宁 编审:张沂红)